歡迎來到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浇灌排水工程學》課程教學大綱
發布時間:2008-04-28 編輯: 浏覽次數:

一、課程中文名稱:浇灌排水工程學

二、課程英文名稱: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三、課程編碼:ZB0611140

四、課程性質:

浇灌排水工程學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焦点专业课。 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农田水分状态及其变化纪律,通过种种工程及治理措施来调治和改变农田水分状况及其地域的水利条件,它介于工程学与农学之间,属于农业工程学科领域。是一门利用浇灌排水工程措施,消除水旱灾害,为生长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

五、學時數、學分數、開課學期:64學時、4學分、第七學期

六、課程目的與要求:

課程目的與要求: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浇灌排水的基本理論和灌排技術、灌排系統規劃設計要领及地區水利規劃的基本知識和要领等。具體要求爲:

(1)?知識方面

了解農田水分變化規律,掌握控制農田土壤水分以及進行合理灌排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浇灌排水系統的規劃設計要领;掌握灌區田間工程的規劃要领;了解灌區水利規劃的要领步驟以及掌握有關基本知識;明確農田水利治理事情的重要性,掌握灌排治理的基本知識。

(2)?技术方面

能根據水源條件選擇合理的取水方式,能進行引水工程的水利計算;能進行灌區灌排系統的規劃部署;能進行灌排系統的流量計算和縱橫斷面設計。

(3)?能力方面

能獨立擔當中小型灌區的規劃設計及灌排治理事情。

七、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聯系

浇灌排水工程學课程的学习应建设在学生掌握有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内容的基础上。与本课程相关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水力学、土力学、水文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土壤与农作学、地下水利用、水资源计划与治理、水工修建物和水泵及水泵站等。

八、教學要领

本課程接纳課堂講授、實驗、作業與課程設計相結合的要领。

九、考核要领

????接纳基本理論測試與實驗技术測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十、選用教材參考書目

主要參考書目:

1.???选用教材《浇灌排水工程學》,史海滨、田军仓、刘庆华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书社

2.???輔助教材:《農田水利學》(第三版),郭元裕主編,中國水利水電出书社,1997

3.???辅助教材:《浇灌排水工程學自学指导教材》,杨树青、李瑞平和史海滨主编,内蒙古农业大学自编教材

4.???辅助教材:《浇灌排水工程學习题集记课程设计指导书》,吕志远、李为萍和史海滨等主编,内蒙古农业大学自编教材

5.???辅助教材:《浇灌排水工程學实验指导书》,霍星等主编,内蒙古农业大学自编教材

十一、教學進程部署表

序號

章節教學內容

學時

理論

實踐

合計

1

第一章 绪?论

1

?

1

2

第二章 农田水分状况

7

2

9

3

第三章 作物需水量和浇灌制度

10

?

10

4

第四章 灌水要领

10

?

10

5

第五章 田间工程

4

?

4

6

第六章 浇灌渠道系统

10

?

10

7

第七章 浇灌水源和取水方式

6

?

6

8

第八章 农田排水

6

2

8

9

第九章 排水沟道系统的计划设计

4

?

4

10

第十章 分区水利问题及治理

2

?

2

合計

?

60

4

64

?

十二、主要教學內容、重點和難點

一、學習目的

通过对第一章绪论的学习重点了解了本学科研究内容、目前研究现状及生长趋势。本章计划1學時。

通过对第二章的学习掌握了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方程,较熟练地能分析、盘算入渗条件下、蒸发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纪律。掌握土壤、植物、水分连续体水分运动的看法。本章计划9學時。

通过对第三章的学习掌握作物需水量的估算要领,了解農作物浇灌制度制訂的一般要领,掌握作物浇灌制度制定中有關參數(如土壤含水量上下限、計劃濕潤層、有效降雨量、地下水利用量等)的擬定要领;重點掌握利用農田水量平衡方程式制定農作物浇灌制度的要领;了解我國主要農作物的浇灌制度;了解非充实浇灌原理與作物水分生産函數的一般看法;淨浇灌用水量和毛浇灌用水量看法及計算要领;單一作物一次浇灌用水量和灌區多種作物浇灌用水量;灌水流量與灌水率;灌水率圖的繪制與修正。本章计划10學時。

通过对第四章的学习了解灌水要领的分类及其特点和适应条件、对灌水要领的基本要求、评估灌水质量的指标。掌握地面灌水系统及微灌系统的计划与设计。本章计划10學時。

通过对第五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田间工程及田间浇灌网的计划部署原则、田间浇灌网的设计。了解管道浇灌系统的组成和分类,输水管网的计划部署;输配水管道及管网优化设计;输水管网修建物、管材及管料。本章计划4學時。

通过对第六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灌区计划设计有总体了解,有能力凭据灌区实际情况进行浇灌水源选择,主干渠系部署,渠道纵、横断面的设计并可进行一般灌区浇灌系统(明渠)计划设计。本章计划10學時。

通过对第七章的学习掌握灌区计划的基本原则、灌区类型及总体部署;灌区浇灌工程设计尺度;浇灌水源的类别及其利用;浇灌取水方式及取水修建物;明渠浇灌系统的组成及其计划部署原则、明渠主干渠系的典型部署形式。本章计划6學時。

通过对第八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一般的农田排水方式、竖井排水与灌排结合的基本原则,明确调控地下水位对土壤盐碱化的防治作用,重点掌握冲洗排盐的基本要领及其冲洗水量、冲洗时间的盘算要领。本章计划8學時。

通过对第九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排水系统的组成和计划设计原则、排水容泄区的选择及整治;掌握排水沟设计流量盘算要领中的排涝设计流量、排渍设计流量的盘算要领并了解其各自的优缺点。有能力进行排水沟道纵、横断面的设计及排水沟设计水位的推算。本章计划4學時。

通过对第十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分区水利问题及治理的一般知识及设计要领,重点学习北方地域综合治理理論与技术。本章计划2學時。

二、課程內容

第一章 绪论

講述我國的農田水利建設及浇灌與排水的發展曆史、現狀與研究發展趨勢,浇灌與排水工程學的任務與主要研究內容。要求重點了解本學科研究內容、目前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第二章 农田水分状况

主要講授農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形式及其對作物生長的有效性;調節農田水分狀態的設施、基本要求及主要調節措施;浇灌對作物生長的生態環境影響;我國主要農作物的作物需水量、作物耗水量、田間需水量、田間耗水量的看法。

第三章 作物需水量和浇灌制度

掌握作物需水量的估算要领,了解農作物浇灌制度制訂的一般要领,掌握作物浇灌制度制定中有關參數(如土壤含水量上下限、計劃濕潤層、有效降雨量、地下水利用量等)的擬定要领;重點掌握利用農田水量平衡方程式制定農作物浇灌制度的要领;了解我國主要農作物的浇灌制度;了解非充实浇灌原理與作物水分生産函數的一般看法;淨浇灌用水量和毛浇灌用水量看法及計算要领;單一作物一次浇灌用水量和灌區多種作物浇灌用水量;灌水流量與灌水率;灌水率圖的繪制與修正。

第四章 灌水要领

講述內容爲地面灌水要领、微灌灌水要领及灌水技術。地面灌水要领主要包罗畦灌、溝灌、淹灌灌水要领及灌水技術要素、噴灌系統的組成和分類、噴灌主要技術參數、以及噴灌系統的事情制度及其規劃設計要领;微灌法講述內容主要爲微噴灌、滴灌、滲灌系統的部署、灌水技術及其規劃設計要领。要求了解灌水要领的分類及其特點和適應條件、對灌水要领的基本要求、評估灌水質量的指標。掌握地面灌水系統及微灌系統的規劃與設計。本章重點爲噴灌、滴灌及滲灌系統的規劃設計。

第五章 田间工程

主要內容是田間工程的規劃和低壓管道浇灌系統。掌握田間工程及田間浇灌網的規劃部署原則、田間浇灌網的設計。了解管道浇灌系統的組成和分類,輸水管網的規劃部署;輸配水管道及管網優化設計;輸水管網建築物、管材及管料。

第六章 浇灌渠道系统

主要講述灌區規劃的任務和內容;灌區規劃的基本原則、灌區類型及總體部署;灌區浇灌工程設計標准;要求學生對灌區規劃設計有總體了解,有能力根據灌區實際情況進行浇灌水源選擇,骨幹渠系部署,渠道縱、橫斷面的設計並可進行一般灌區浇灌系統(明渠)規劃設計。

第七章 浇灌水源和取水方式

主要講述浇灌水源的類別及其利用、浇灌取水方式及取水建築物,要求學生有能力根據灌區實際情況進行浇灌水源選擇。

第八章 农田排水

講述農作物對除澇,排漬和防鹽的要求及農田排水標准;田間降雨量徑流過程,以除澇排水爲主的田間排水溝間距的確定;排水溝對地下水位的調控作用;以控制地下水位爲主的田間排水溝溝深與間距的確定。要求掌握農田排水基本原理及要领。可進行除澇排水及以控制地下水位爲主的田間排水溝溝深與間距的確定。還主要講授農田排水方式;明溝、暗管、豎井的排水技術以及防治土壤鹽堿化的水利技術。要求學生了解一般的農田排水方式、豎井排水與灌排結合的基本原則,明確調控地下水位對土壤鹽堿化的防治作用,重點掌握沖洗排鹽的基本要领及其沖洗水量、沖洗時間的計算要领。

第九章 排水沟道系统的计划设计

講述排水系統的組成及規劃部署;明溝排水系統的設計流量的確定。要求了解排水系統的組成和規劃設計原則、排水容泄區的選擇及整治;掌握排水溝設計流量計算要领中的排澇設計流量、排漬設計流量的計算要领並了解其各自的優缺點。有能力進行排水溝道縱、橫斷面的設計及排水溝設計水位的推算。

第十章 分区水利问题及治理

讲述分区水利问题及治理的理論与技术,重点学习北方平原区的特点、综合治理的原则与治理措施、预防土壤盐渍化和土壤盐渍化改良技术。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教學重點:

1.建设正确的并较熟练掌握浇灌排水工程學的基本看法及名词术语

(1)擴散度、容水度、土壤水蒸發等物理意義及土壤水蒸發的運動機理。

(2)作物需水量、潛在騰發量、作物耗水量等看法及其影響因素、相互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3)浇灌制度、灌水定額、浇灌定額、浇灌用水量、幹旱、浇灌設計保證率、田間持水率等看法及術語解釋。

(4)灌水率、排水模數的物理意義及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5)畦灌、溝灌、噴灌、滴灌、微噴灌、滲灌等灌水要领的定義。

(6)浇灌強度、噴灌均勻度、水滴打擊強度的看法。

(7)浇灌水利用率、田間水利用率、渠道水利用率、渠系水利用率的區別、聯系及意義。

(8)除澇設計標准、沖洗脫鹽標准、沖洗定額的看法。

(9)浇灌渠道設計流量、浇灌臨界期、臨界含水率。

2.重点掌握浇灌排水工程學分析问题的要领及计划部署的总体原则。

(1)旱作物浇灌制度的設計要领。

(2)設計灌水率值的確定要领、灌水率修正原則及要领。

(3)地面浇灌、噴灌等主要水力要素的確定要领。

(4)浇灌制度、灌水要领的評價標准。

(5)浇灌渠系、田間工程規劃部署原則。

(6)浇灌渠道縱橫斷面設計要领。

(7)浇灌水源的取水要领及原則。

(8)排水溝設計水位和排水溝斷面設計要领及原則。

(9)沖洗改良鹽堿地的設計要领。

(10)排除地面水、控制地下水位的水平田間排水系統各自的規劃、部署原則。

(11)排水溝道系統的規劃部署要领及原則。

(二)教學難點

能夠較熟練的掌握一些水利工程的計算問題

(1)入滲蒸發等條件下土壤水分運動的計算。

(2)彭曼法計算作物需水量。

(3)浇灌用水量的計算。

(4)浇灌渠道設計流量推算。

(5)引水浇灌工程的水利計算。

(6)排水流量的計算。

(7)浇灌定額、沖洗定額等計算。

(三)教學手段及教學環節

???教学接纳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并于實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罗教学实验3个,野外实习等。

四、思考與練習

詳見輔助教材與教學自學指導書。

上一條:《水利工程概論》教學大綱

下一條:《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教學大綱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