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大綱
發布時間:2008-04-28 編輯: 浏覽次數:

一、課程中文名稱:測量平差

二、課程英文名稱:Survey Adjust

三、課程編碼:ZB0660235

四、課程性質:專業基礎課

五、學時數、學分數、開課學期:54學時、4學分、第四學期

六、課程目的與要求:

本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专科、本科的专业基础焦点课程。以误差理论为基本知识,论述基于偶然误差的測量平差的基础理论与要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七、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聯系:

先修課程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機基礎、測量學。

八、教學要领:傳統手段與多媒體結合教學。

九、考核要领:本課程最終成績=課程考試成績*1.0。

十、選用教材參考書目:

1、选用教材:《误差理论与測量平差基础》,武汉大学出书社。

2、参考书目:《误差理论与測量平差基础习题集》,武汉大学出书社。

十一、教學進程部署表:

序號

章節

內容

學時

其中

講課

實驗

1

第一章

緒論

2

2

?

2

第二章

誤差漫衍與精度指標

4

4

?

3

第三章

協方差傳播律與權

4

4

?

4

第四章

平差數學模型與最小二乘原理

6

6

?

5

第五章

條件平差

12

8

4

6

第六章

附有参数的條件平差

2

2

?

7

第七章

間接平差

18

12

6

8

第八章

附有限制条件的間接平差

2

2

?

9

第十章

誤差橢圓

4

4

?

合計

?

?

54

44

10

?

十二、主要教学內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緒論

一、學習目的

介绍測量平差的看法,測量平差的任务及基本原则。本章计划2學時。

二、课程內容

第一节 视察误差

第二节 測量平差学科的研究工具

第三节 測量平差的简史和生长

第四节 本课程的任务和內容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教學重點:

觀測誤差的看法、分類及作用。

(二)教學難點

測量平差的原则。

(三)教學手段

傳統教學。

第二章?誤差漫衍與精度指標

一、學習目的

解说誤差漫衍與精度指標,温习牢固正态漫衍概率知识,分析偶然误差特性,掌握评定精度的指标。本章计划4學時。

二、学习內容

第一节 正态漫衍

第二节 偶然误差的纪律

第三节 权衡精度的指标

第四节 精度、准确度与精确度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教學重點:

偶然誤差的規律;权衡精度的指標;精度、准確度與精確度的看法。

(二)教學難點

权衡精度的指標的使用。

(三)教學手段

傳統教學。

第三章?協方差傳播律及權

一、學習目的

介绍广义流传律的应用及权的看法。本章计划4學時。

二、课程內容

第一节 数学期望的流传

第二节 协方差流传律

第三节 协方差流传律的应用

第四节 權與定權的常用要领

第五节 协因数和协因数流传律

第六节 由真误差盘算中误差及其实际应用

第七节 系统误差的流传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教學重點:

協方差傳播律的應用、協因數傳播律的應用

(二)教學難點

權與定權的常用要领

(三)教學手段

傳統教學。

第四章 平差數學模型與最小二乘原理

一、學習目的

学会測量平差函数模型、数学模型的建设要领,掌握參數估計與最小二乘原理。本章计划6學時。

二、课程內容

第一节 函数模型及线性化

第二节 測量平差数学模型

第三节 参数预计与最小二乘原理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教學重點:

測量平差数学模型建设。

(二)教學難點

參數估計與最小二乘原理。

(三)教學手段

傳統教學。

第五章?條件平差

一、???????????學習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條件平差的原理及公式。本章计划12學時。

二、???????????课程內容

第一节 條件平差原理

第二节 条件方程

第三节 精度评定

第四节 條件平差公式汇编和水准网平差示例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教學重點:

條件平差原理(条件方程、法方程、基础方程及其解;三角网、测边网、导线网条件方程的列立;水准网條件平差;平差值函数的精度评定与分析)。

(二)教學難點

條件平差应用,导线网條件平差及精度分析。

(三)教學手段

传统教学,實驗在机房。

第六章 附有参数的條件平差

一、學習目的

??解说附有参数的條件平差原理及示例。本章计划2學時。

二、课程內容

第一节 附有参数的條件平差原理

第二节 精度评定

第三节 公式汇编和示例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教學重點:

附有参数的條件平差原理及公式推导、应用。

(二)教學難點

附有参数的條件平差精度评定。

(三)教學手段

傳統教學。

第七章?間接平差

一、???????????學習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間接平差的原理及公式。本章计划18學時。

二、???????????课程內容

第一节 間接平差原理

第二节 误差方程

第三节 精度评定

第四节 間接平差公式汇编和水准网平差示例

第五节 間接平差特例-直接平差

第六节 三角网坐标平差

第七节 测边网坐标平差

第八节 导线网間接平差

第九节 GPS网平差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教學重點:

條件平差原理(误差方程、法方程、基础方程及其解;三角网、测边网、导线网、GPS网間接平差;水准网間接平差;平差值函数的精度评定与分析)。

(二)教學難點

間接平差应用,导线网、GPS网平差及精度分析。

(三)教學手段

传统教学,實驗在机房。

第八章 附有限制条件的間接平差

一、學習目的

??解说附有限制条件的間接平差原理及示例。本章计划2學時。

二、课程內容

第一节 附有限制条件的間接平差原理

第二节 精度评定

第三节 公式汇编和示例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教學重點:

限制条件的間接平差原理及公式推导、应用。

(二)教學難點

限制条件的間接平差原理与精度评定。

(三)教學手段

傳統教學。

第十章?誤差橢圓

一、學習目的

介绍误差与相对誤差橢圓的看法及应用。本章计划4學時。

二、课程內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点位误差

第三节 误差曲线

第四节 誤差橢圓

第五节 相对誤差橢圓

三、重點、難點提示和教學手段

(一)教學重點:

誤差橢圓的应用、相对誤差橢圓的应用。

(二)教學難點

誤差橢圓在工程精度分析中的应用。

(三)教學手段

传统教学,實驗在机房。

上一條:《水利工程概論》教學大綱

下一條:《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教學大綱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