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總學時數爲24學時,1.5個學分,第6學期開課。
水文測驗是为水文水资源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之一,包罗水信息收罗与水文数据处置惩罚两大部门。
它的主要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水信息收罗和水文數據處理的基本看法、基本理論、基本要领,並了解學科的發展偏向。對學生進行基本技术訓練,爲今後從事水信息收罗、水文數據處理方面事情打基礎。
先修課程:高等數學、物理學、測量學、水力學、水分析化學、計算機基礎、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計算機法式設計等。
考試內容:講授的所有內容。題型包罗:看法性試題(填空、選擇、判斷正誤、看法解釋、簡述)、計算性試題和水文數據處理。
教材:谢悦波,水文測驗学,南京,河海大学出书社,2006.
1.水利部水文司,水文測驗规范,南京,河海大学出书社,1994.
2.水利部水文司,ISO標准手冊16,明渠水流測量,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书社,1992.
3.水利部水文司,水環境監測規範,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书社,1998.
4.任樹梅,朱仲元主編,工程水文學,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书社,2001.
5.水利部水文局,国标水文測驗名词与术语, 北京,中国计划出书社,1987.
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掌握以下主要內容:
?2.掌握各種水文儀器(如,水位計、流速儀、采樣器等)的性能及使用要领;
?? 3.掌握种种水文要素视察、考试的要领及组织事情,并能较熟练地掌握实测数据的处置惩罚、盘算;
?? 4.掌握在种种条件下水位、流量、泥沙數據處理的原理、要领和进行数据处置惩罚的步骤。
?? 7.了解遥感技术及自动遥测技术在水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
目的:通過實驗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各種水信息收罗儀器的結構、性能,掌握各種儀器的使用、操作要领,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加深所學理論知識,驗證所學的理論;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加強基本技术的訓練。
要求:學生在實驗課之前,必須複習課堂講解的內容,預習實驗指示書中有關部门,以保證實驗課取得應有的效果;按規定完成實驗的任務,有些必須做分析報告的實驗每人要完成一份報告;折裝儀器時,要求每個學生能獨立地進行折裝。
目的:加強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訓練、提高學生的操作實踐能力;結合水文測站的生産實踐,开端掌握測站的主要測驗業務和技术,並加深對書本理論的理解。
要求:通過在站實踐,增進對水文現象的感性認識;必須掌握基本技术的訓練,包罗各種水文要素的觀測,測驗的要领,觀測、測驗報表的填寫和结果的計算(切合規範的要求),學會水文情報的報汛業務等;結合教學、科研進行試驗研究。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習,對學生進行熱愛專業及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思想教育。
目的:使學生對水文數據處理有一次全面的系統的實踐,除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基本技术的訓練外,還通過具體數據處理過程,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求:通过对某一站年实际数据的分析、盘算、定线、推流,开端掌握受混淆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的数据处置惩罚要领;悬移质泥沙數據處理的定线要领。并能进一步了解考试事情与数据处置惩罚事情的相互关系。
目的:鞏固和加深理解所學的基本看法、基本原理和基本要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計算及繪圖的技术、訓練嚴肅認真的科學作鳳。
要求:計算正確,並按規範的要求進行數據處理,達到切合生産上的要求;圖幅部署合理,繪圖達到清楚美觀;字迹清楚,說明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