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簡介
內蒙古農業大學水利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建于2019年。該學科由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清華大學等學校的教師與優秀畢業生于1958年支邊高起點創建,2000~2006年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工結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二級學科碩士點先後獲批,2008年獲批水利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2003年、2012年在農業工程學科下自設農業水工建築物、農業水資源利用與保護二級學科博士點,2018年獲批水利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2019年獲批水利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水利工程學科爲自治區“一流拔尖培育學科”,有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工結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3個二級學科,水文學及水資源、水工結構工程分別爲自治區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學科依托學院的10個本科專業中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測繪工程、農業水利工程爲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均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土木工程爲自治區一流專業建設點。
学科现有专任教师75人,其中博士学历62人,博士生导师16人。有国务院特贴、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等6人次;有自治区草原英才领军人才、突出孝敬中青年专家、杰青、草原英才等23人次。获全国党建事情标杆院系、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等5个荣誉。拥有科技部、教育部創新團隊、国家生态定位站、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自治区草原英才創新團隊等平台22个。
形成了寒旱區生態水文過程與水資源高效利用、河湖濕地水環境演變與水生態修複、寒旱區水工质料及其凍害防治、寒區河冰過程及災害控制、寒旱區農業水利與信息化技術等五個穩定的研究偏向,在生態水文過程、年輪水文氣候學、汙染物遷移轉化、水工新质料、黃河冰水沙輸移與防淩減災等方面具有鮮明區域特色和優勢。
积极加入北方生态屏障、能源与装备制造、引绰济辽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实施结果转化,十三五以来开展水资源论证与评价、河湖冰情监控与评估、水工新质料研发等社會服務项目267项,总经费9150万元。承办全国“水论坛”“水科学生长论坛”“土壤物理专委会年会”等聚会会议5次,参会人数2000余人,举办全区河湖长制培训6期1200余人。肩负商务部主办的蒙古等六国水资源相关培训8次200余人。
十四五开局至今,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5项,经费1.64亿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2项、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3项、青年地域面上项目23项;立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7项,经费5350万元,其中:自治区重点研发和结果转化项目7项,课题10项,自治区科技计划4项,自治区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3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自然科学基金21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40余篇,包罗SCI中科院一区TOP期刊,EI多为《水利学报》、《水科学进展》等卓越期刊。授权发现专利 18项,出书专著教材11部,制定尺度2项,获科技奖励1项。
水利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條件好,爲博士後科研人員提供必须的科研條件、科研經費、事情室和相關實驗條件,並根據科研结果産出水平提供獎勵。提供须要的生活條件和基本生活保障,包罗工資、生活補助、協助部署博士後子女入托入學等。
歡迎切合條件的博士進站事情。
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學院2024年度擬招博士後流動站信息
流動站 | 所屬學院 | 聯系方式 |
水利工程 | 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 0471-4309313 |
農業工程 | 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 0471-4301701 |
內蒙古農業大學2024年度博士後招聘通告(網址:https://rsc.jxnanobio.com/info/1067/3162.htm)
聯系方式
内蒙古农业大学 水利與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聯系人:李老師
電話:0471-4309313/4316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