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烈日下站著挺拔軍姿,在繁星下唱著铿锵軍歌,這是水建學子在大學生活第一場磨練中難以忘懷的場景。他們用文字描繪出軍訓中的動人畫面,記錄下軍訓中的萬般感想。這是一場青春的洗禮,也是一次挑戰自我的機會。他們以青春之姿,揚青年之志。
這些被定格下來的精彩瞬間與所思所感是每位學子的珍貴回憶,也將成爲水建學子邁出肩負曆史使命、勇擔時代重任的“第一步”。
十营一连 伊丽娜
步入大學校園,軍訓成爲了我們新生的第一門必修課。雖說不是第一次軍訓,但大學軍訓的強度與時長又不禁讓我感应激動與緊張。
軍訓正式開始後,我們在列隊裏齊步走,擺臂的幅度,法式的巨细,爲了列隊整齊劃一,我們反複訓練,讓我意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唯有個人的力量彙聚爲一體,才气成爲強大的洪流。
軍訓教會我的不僅是紀律還有我個人的自律。從此我不在畏惧開啓新的生活,而是經過軍訓的“洗禮”讓我能夠信心滿滿地迎接新生活。


十营二连 郭培育
天色微明,一套整齊的迷彩軍裝靜靜地躺在床前。當我鸠拙地穿上這身服裝,一種奇異的感覺油然而生——鏡中的自己既熟悉又陌生:寬松衣褲掩蓋了平日身形,帽檐下的眼神還帶著幾分懵懂與不安。這不是簡單的換裝,更像一場莊嚴的身份轉換儀式。迷彩服以獨特的顔色與質地,完成了對我的身份重塑:從普通學生到軍事化治理的受訓學員,從強調個性的青年到注重集體的戰士,從被家庭呵護的孩子到需自我負責的個體。服裝之變,預示著角色與責任的轉變,我隱約預感,這身迷彩將帶我開啓一段差异尋常的成長之旅。
早上六點,我從宿舍起床,快速地洗漱。然後在七點于水利樓前荟萃,接著排好方陣、列成隊形,步行前往新校區參加開學典禮與軍訓開幕式。同學們相互整理著裝、檢查儀容,那份認真細致,是平日罕見的。開幕式結束,我們回到水利樓前,正式開啓軍訓。
訓練場上,陽光绝不留情地傾瀉而下,站軍姿——這個聽起來簡單的動作,成了意志力的試金石。身體在“抗議”,每一塊肌肉都在“尖叫”,汗水沿著脊背滑落,時間被無限拉長,秒針似乎在泥濘中艱難前行。就在這幾乎無法堅持的時刻,某種力量悄然蘇醒——它告訴我,身體的極限遠非終點,軍姿的煎熬尚未完全消退,更複雜的挑戰已接踵而至。
左右轉體、齊步走——這些平日裏輕松自如的動作,在集體中卻變得異常艱難。大腦向身體緊急發號施令,肢體卻像被“施了慢動作咒”,遲疑不決;我拼命想與身邊同學同步,可腳步總像“脫缰野馬”,经常步調錯亂。“注意排面!”教官的聲音穿透熱浪,一次次提醒我們:這不是個人演出,而是一曲需要完美和聲的集體交響樂,每個個體都是不行或缺的音符。在失敗與重試的循環裏,我漸漸明白:集體行動不是消弭個性,而是讓個性融入更大的和諧,成就相互。
晚間活動是練習唱《綠旋風》,六百多名學生的聲音震耳欲聾,青春的熱忱在旋律中沸騰。軍訓是一堂課,教會我們擔當;軍訓是一本書,寫滿成長;軍訓是一把火,淬煉青春。脫下迷彩服回到宿舍,我們穿著迷彩短袖整理內務,整個過程,讓431宿舍愈發團結。


十营三连 刘馨瑶
軍訓第一天,像一場突然按下快進鍵的青春序曲,帶著點兵荒馬亂,又藏著不少意料之外的收獲。
揉著惺忪的睡眼站在操場時,空氣裏還飄著草葉的濕氣。教官的聲音嘹亮得像自帶擴音器,“立正”“稍息”的口令一遍遍重複,原來簡單的站姿裏藏著大學問——膝蓋要繃直,肩膀要後張,連眼神都得像釘子一樣“釘”在前方。半小時的站軍姿,汗水順著額頭滑進衣領,後背的衣服慢慢洇出深色的印子,腳酸得像灌了鉛。卻在聽到“休息”口令時,第一次覺得坐在地上是種奢侈的幸福。
隊列訓練時,各人總像沒上緊發條的木偶,左轉右轉经常有人“順拐”,引得一陣偷笑,教官板著臉糾正,嘴角卻偷偷揚起一點弧度。午休時和新室友分享防曬霜,黄昏連隊的歌聲此起彼伏,突然發現,陌生的面孔在配合的疲憊裏,悄悄生出了默契。
夕陽把影子拉得很長,解散時各人相互捶著酸脹的胳膊,雖然累得只想倒頭就睡,心裏卻莫名有點期待明天——或許,這就是軍訓的意義吧,在汗水裏褪去嬌氣,在集體中找到歸屬感,原來成長,真的可以從一個挺拔的站姿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