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 掌握內容 |
高等數學 | 1.1掌握數學、自然科學的基本看法、基本理論和基本要领,能將其用于水文與水資源問題的建模和求解。 1.5掌握專業知識,能選擇或構建合適的數學模型,用于描述水文水資源系統或過程,能對模型進行推理和求解。 2.1能運用應用數學、自然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大氣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間的轉化關系、流域産彙流的模式、徑流過程和溶質運移計算等的各種複雜工程問題的關鍵環節。 |
普通化學 | 1.1掌握數學、自然科學的基本看法、基本理論和基本要领,能將其用于水文與水資源問題的建模和求解。 1.2理解産彙流理論、土壤、地表、地下水文過程和水化學的計算要领;能將其應用在解決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工程領域的計算問題。 |
普通物理 | 1.1掌握數學、自然科學的基本看法、基本理論和基本要领,能將其用于水文與水資源問題的建模和求解。 1.2理解産彙流理論、土壤、地表、地下水文過程和水化學的計算要领;能將其應用在解決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工程領域的計算問題。 |
線性代數 | 1.1掌握數學、自然科學的基本看法、基本理論和基本要领,能將其用于水文與水資源問題的建模和求解。 1.5掌握專業知識,能選擇或構建合適的數學模型,用于描述水文水資源系統或過程,能對模型進行推理和求解。 2.1能運用應用數學、自然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大氣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間的轉化關系、流域産彙流的模式、徑流過程和溶質運移計算等的各種複雜工程問題的關鍵環節。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1.1掌握數學、自然科學的基本看法、基本理論和基本要领,能將其用于水文與水資源問題的建模和求解。 2.1能運用應用數學、自然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大氣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間的轉化關系、流域産彙流的模式、徑流過程和溶質運移計算等的各種複雜工程問題的關鍵環節。 |
生態學基礎 | 1.1掌握數學、自然科學的基本看法、基本理論和基本要领,能將其用于水文與水資源問題的建模和求解。 6.4能運用水文學、水文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和要领合理分析工程的可行性,能評價工程與社會、康健、宁静、执法以及文化間的相互影響。 7.1知曉、理解環境保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意義。 7.4能針對實際水資源開發利用方案,評價其水資源利用效率,水汙染防治及水環境保護措施,判斷其對自然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發展、人類生産活動等多方面的影響。 |
普通地質學 | 1.3掌握工程測量、制圖及CAD技術,用于繪制複雜水文、地質和水文地質相關圖件;掌握工程力學、地質學、水力學等理論,用于水資源評價、規劃相關的複雜工程問題。 |
| 4.3能宁静、正確和有效的收集整合氣象、水文、地質、水文地質等一系列綜合信息,完成對實際複雜工程問題的理解、判斷、開展實驗和對未來趨勢的預測。 |
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 | 1.3掌握工程測量、制圖及CAD技術,用于繪制複雜水文、地質和水文地質相關圖件;掌握工程力學、地質學、水力學等理論,用于水資源評價、規劃相關的複雜工程問題。 4.3能宁静、正確和有效的收集整合氣象、水文、地質、水文地質等一系列綜合信息,完成對實際複雜工程問題的理解、判斷、開展實驗和對未來趨勢的預測。 5.1掌握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主要現代儀器、模擬軟件和水文資料來源及獲取要领,能夠利用網絡查詢、檢索文獻及相關資料,並能理解其局限性。 |
水力學 | 1.2理解産彙流理論、土壤、地表、地下水文過程和水化學的計算要领;能將其應用在解決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工程領域的計算問題。 1.3掌握工程測量、制圖及CAD技術,用于繪制複雜水文、地質和水文地質相關圖件;掌握工程力學、地質學、水力學等理論,用于水資源評價、規劃相關的複雜工程問題。 2.2能運用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數學模型,進行水文要素的測定和整編、設計洪水的推求、防洪興利計算;分析地表水文和地下水的演化規律和演化特征。 4.1能夠利用文獻研究或相關要领以及實驗設備和儀器,正確測試、記錄和分析實驗數據,對地表水、地下水相關的複雜問題進行研究和實驗驗證並提出相關解決方案。 |
普通水文地質學 | 1.2理解産彙流理論、土壤、地表、地下水文過程和水化學的計算要领;能將其應用在解決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工程領域的計算問題。 2.2能運用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數學模型,進行水文要素的測定和整編、設計洪水的推求、防洪興利計算;分析地表水文和地下水的演化規律和演化特征。 4.3能宁静、正確和有效的收集整合氣象、水文、地質、水文地質等一系列綜合信息,完成對實際複雜工程問題的理解、判斷、開展實驗和對未來趨勢的預測。 6.4能運用水文學、水文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和要领合理分析工程的可行性,能評價工程與社會、康健、宁静、执法以及文化間的相互影響。 |
VB法式設計基礎 | 4.2能運用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和計算機等相關知識,設計研究路線及方案,建设水文模型、水文地質模型,進行計算機虛擬實驗,設計洪水預報、水資源評價與治理等問題的解決方案。. 5.2掌握水文預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地下水數值模擬等水文水資源工程問題分析軟件的使用要领,並恰當的選擇使用和開發特定工程問題所需工具和軟件,利用其分析各種擬定工程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並理解其局限性。 |
水文學原理 | 1.2理解産彙流理論、土壤、地表、地下水文過程和水化學的計算要领;能將其應用在解決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工程領域的計算問題。 2.1能運用應用數學、自然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大氣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間的轉化關系、流域産彙流的模式、徑流過程和溶質運移計算等的各種複雜工程問題的關鍵環節。 3.2能夠選擇合適的整編要领進行水文數據的整理、分析、處理,設計水文情勢的分析方案;能充实考慮宁静、康健、执法、文化、資源、環境和社會效益提出有效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汙染的合理方案。 4.4能夠對模型和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息争釋,並通過信息綜合获得合理有效的結論。 12.2具有技術理解力、歸納和重現、凝練問題及提出問題的能力。 |
水環境化學 | 3.1 能针对特定水文、水资源和水情况庞大工程问题,进行目标设计和要领实现,并能验证要领的正确性 3.2 能够选择合适的整编要领进行水文数据的整理、分析、处置惩罚,设计水文情势的分析方案;能充实考虑宁静、康健、执法、文化、资源、情况和社会效益提出有效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污染的合理方案。 3.3 针对庞大的水文、水资源和水情况系统问题,能够从全周期、全流程角度系统的角度权衡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分析该问题对社会、宁静、执法等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完成模型设计、实现、测试和部署。 6.2熟悉水文與水資源、水環境、相關的技術標准、行業規範、知識産權、産業政策和执法法規。 7.4能針對實際水資源開發利用方案,評價其水資源利用效率,水汙染防治及水環境保護措施,判斷其對自然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發展、人類生産活動等多方面的影響。 |
地下水動力學 | 1.5掌握專業知識,能選擇或構建合適的數學模型,用于描述水文水資源系統或過程,能對模型進行推理和求解。 2.2能運用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數學模型,進行水文要素的測定和整編、設計洪水的推求、防洪興利計算;分析地表水文和地下水的演化規律和演化特征。 2.3掌握文獻檢索要领,並能夠將文獻研究應用于篩選複雜水文水資源系統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案和差异方案的設計和分析中。 |
氣候氣象學 | 3.3針對複雜的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系統問題,能夠從全周期、全流程角度系統的角度權衡所涉及的相關因素、分析該問題對社會、宁静、执法等的影響、提出解決方案、完成模型設計、實現、測試和部署。 4.3能宁静、正確和有效的收集整合氣象、水文、地質、水文地質等一系列綜合信息,完成對實際複雜工程問題的理解、判斷、開展實驗和對未來趨勢的預測。 5.1掌握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主要現代儀器、模擬軟件和水文資料來源及獲取要领,能夠利用網絡查詢、檢索文獻及相關資料,並能理解其局限性。 |
土壤物理學 | 2.1能運用應用數學、自然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大氣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間的轉化關系、流域産彙流的模式、徑流過程和溶質運移計算等的各種複雜工程問題的關鍵環節。 2.3掌握文獻檢索要领,並能夠將文獻研究應用于篩選複雜水文水資源系統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案和差异方案的設計和分析中。 4.1能夠利用文獻研究或相關要领以及實驗設備和儀器,正確測試、記錄和分析實驗數據,對地表水、地下水相關的複雜問題進行研究和實驗驗證並提出相關解決方案。 |
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 | 1.3掌握工程測量、制圖及CAD技術,用于繪制複雜水文、地質和水文地質相關圖件;掌握工程力學、地質學、水力學等理論,用于水資源評價、規劃相關的複雜工程問題。 10.1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能夠通過口頭或書面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針對複雜水文水資源系統問題,能向業界同行、社會公衆等撰寫可行性和技術報告,搭配恰當的圖表,發布陳述該報告,以及傾聽並回應公衆意見的能力。 |
測量學 | 1.3掌握工程測量、制圖及CAD技術,用于繪制複雜水文、地質和水文地質相關圖件;掌握工程力學、地質學、水力學等理論,用于水資源評價、規劃相關的複雜工程問題。 1.4掌握水文信息收罗和水文數據處理的基本原理和要领,能將其用于水資源與水環境勘測、評價、規劃、設計、預測預報中。 4.1能夠利用文獻研究或相關要领以及實驗設備和儀器,正確測試、記錄和分析實驗數據,對地表水、地下水相關的複雜問題進行研究和實驗驗證並提出相關解決方案。 5.1掌握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主要現代儀器、模擬軟件和水文資料來源及獲取要领,能夠利用網絡查詢、檢索文獻及相關資料,並能理解其局限性。 |
工程力學 | 1.3掌握工程測量、制圖及CAD技術,用于繪制複雜水文、地質和水文地質相關圖件;掌握工程力學、地質學、水力學等理論,用于水資源評價、規劃相關的複雜工程問題。 2.4能夠綜合工程原理、工程要领和文獻研究,對水文水資源系統複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進行分析和驗證,分析其影響因素並形成可靠的結論。 |
計算機制圖 | 1.3掌握工程測量、制圖及CAD技術,用于繪制複雜水文、地質和水文地質相關圖件;掌握工程力學、地質學、水力學等理論,用于水資源評價、規劃相關的複雜工程問題。 1.4掌握水文信息收罗和水文數據處理的基本原理和要领,能將其用于水資源與水環境勘測、評價、規劃、設計、預測預報中。 5.1掌握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主要現代儀器、模擬軟件和水文資料來源及獲取要领,能夠利用網絡查詢、檢索文獻及相關資料,並能理解其局限性。 10.1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能夠通過口頭或書面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針對複雜水文水資源系統問題,能向業界同行、社會公衆等撰寫可行性和技術報告,搭配恰當的圖表,發布陳述該報告,以及傾聽並回應公衆意見的能力。 |
地理信息系統 | 5.2掌握水文預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地下水數值模擬等水文水資源工程問題分析軟件的使用要领,並恰當的選擇使用和開發特定工程問題所需工具和軟件,利用其分析各種擬定工程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並理解其局限性。 11.2理解工程技術、治理與經濟效果之間的關系,掌握工程經濟的基本原理和經濟決策要领,具備多學科環境下進行工程經濟分析的基本能力。 12.1理解技術環境的多樣化、技術應用發展和技術進步對于知識和能力的影響和要求,認識自主和終身學習的须要性。 |
水文遙感概論 | 1.4掌握水文信息收罗和水文數據處理的基本原理和要领,能將其用于水資源與水環境勘測、評價、規劃、設計、預測預報中。 3.3針對複雜的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系統問題,能夠從全周期、全流程角度系統的角度權衡所涉及的相關因素、分析該問題對社會、宁静、执法等的影響、提出解決方案、完成模型設計、實現、測試和部署。 4.3能宁静、正確和有效的收集整合氣象、水文、地質、水文地質等一系列綜合信息,完成對實際複雜工程問題的理解、判斷、開展實驗和對未來趨勢的預測。 4.4能夠對模型和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息争釋,並通過信息綜合获得合理有效的結論。 |
隨機水文學 | 1.4掌握水文信息收罗和水文數據處理的基本原理和要领,能將其用于水資源與水環境勘測、評價、規劃、設計、預測預報中。 3.3針對複雜的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系統問題,能夠從全周期、全流程角度系統的角度權衡所涉及的相關因素、分析該問題對社會、宁静、执法等的影響、提出解決方案、完成模型設計、實現、測試和部署。 4.4能夠對模型和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息争釋,並通過信息綜合获得合理有效的結論。 |
水文測驗學 | 1.4掌握水文信息收罗和水文數據處理的基本原理和要领,能將其用于水資源與水環境勘測、評價、規劃、設計、預測預報中。 2.2能運用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數學模型,進行水文要素的測定和整編、設計洪水的推求、防洪興利計算;分析地表水文和地下水的演化規律和演化特征。 3.2能夠選擇合適的整編要领進行水文數據的整理、分析、處理,設計水文情勢的分析方案;能充实考慮宁静、康健、执法、文化、資源、環境和社會效益提出有效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汙染的合理方案。 4.1能夠利用文獻研究或相關要领以及實驗設備和儀器,正確測試、記錄和分析實驗數據,對地表水、地下水相關的複雜問題進行研究和實驗驗證並提出相關解決方案。 |
數學規劃 | 7.1知曉、理解環境保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意義。 11.1理解並掌握工程治理原理和經濟決策要领,並能夠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1.2理解工程技術、治理與經濟效果之間的關系,掌握工程經濟的基本原理和經濟決策要领,具備多學科環境下進行工程經濟分析的基本能力。 11.3能夠將治理原理、經濟決策應用于水文水資源系統開發、方案優化等過程。 |
數值計算要领 | 1.5掌握專業知識,能選擇或構建合適的數學模型,用于描述水文水資源系統或過程,能對模型進行推理和求解。 4.2能運用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和計算機等相關知識,設計研究路線及方案,建设水文模型、水文地質模型,進行計算機虛擬實驗,設計洪水預報、水資源評價與治理等問題的解決方案。 5.2掌握水文預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地下水數值模擬等水文水資源工程問題分析軟件的使用要领,並恰當的選擇使用和開發特定工程問題所需工具和軟件,利用其分析各種擬定工程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並理解其局限性。 |
水文水利計算 | 2.2能運用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數學模型,進行水文要素的測定和整編、設計洪水的推求、防洪興利計算;分析地表水文和地下水的演化規律和演化特征。 2.3掌握文獻檢索要领,並能夠將文獻研究應用于篩選複雜水文水資源系統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案和差异方案的設計和分析中。 3.1能針對特定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複雜工程問題,進行目標設計和要领實現,並能驗證要领的正確性 11.3能夠將治理原理、經濟決策應用于水文水資源系統開發、方案優化等過程。 |
水文統計學 | 2.3掌握文獻檢索要领,並能夠將文獻研究應用于篩選複雜水文水資源系統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案和差异方案的設計和分析中。 2.4能夠綜合工程原理、工程要领和文獻研究,對水文水資源系統複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進行分析和驗證,分析其影響因素並形成可靠的結論。 3.2能夠選擇合適的整編要领進行水文數據的整理、分析、處理,設計水文情勢的分析方案;能充实考慮宁静、康健、执法、文化、資源、環境和社會效益提出有效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汙染的合理方案。 4.3能宁静、正確和有效的收集整合氣象、水文、地質、水文地質等一系列綜合信息,完成對實際複雜工程問題的理解、判斷、開展實驗和對未來趨勢的預測。 |
水環境保護 | 3.2能夠選擇合適的整編要领進行水文數據的整理、分析、處理,設計水文情勢的分析方案;能充实考慮宁静、康健、执法、文化、資源、環境和社會效益提出有效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汙染的合理方案。 7.1知曉、理解環境保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意義。 7.2了解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相關方針、政策和执法、法規。 7.3能夠考慮社會、經濟、環境等因素,確定環境和水資源協調和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優化方案。 7.4能針對實際水資源開發利用方案,評價其水資源利用效率,水汙染防治及水環境保護措施,判斷其對自然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發展、人類生産活動等多方面的影響。 |
水資源治理 | 4.2能運用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和計算機等相關知識,設計研究路線及方案,建设水文模型、水文地質模型,進行計算機虛擬實驗,設計洪水預報、水資源評價與治理等問題的解決方案。 6.3能理解和認識到自身在工程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應承擔的責任。 6.4能運用水文學、水文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和要领合理分析工程的可行性,能評價工程與社會、康健、宁静、执法以及文化間的相互影響。 7.1知曉、理解環境保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意義。 7.3能夠考慮社會、經濟、環境等因素,確定環境和水資源協調和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優化方案。 11.1理解並掌握工程治理原理和經濟決策要领,並能夠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
工程經濟 | 6.3能理解和認識到自身在工程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應承擔的責任。 7.2了解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相關方針、政策和执法、法規。 7.3能夠考慮社會、經濟、環境等因素,確定環境和水資源協調和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優化方案。 11.1理解並掌握工程治理原理和經濟決策要领,並能夠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1.2理解工程技術、治理與經濟效果之間的關系,掌握工程經濟的基本原理和經濟決策要领,具備多學科環境下進行工程經濟分析的基本能力。 |
水文預報 | 2.4能夠綜合工程原理、工程要领和文獻研究,對水文水資源系統複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進行分析和驗證,分析其影響因素並形成可靠的結論。 3.3針對複雜的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系統問題,能夠從全周期、全流程角度系統的角度權衡所涉及的相關因素、分析該問題對社會、宁静、执法等的影響、提出解決方案、完成模型設計、實現、測試和部署。 4.2能運用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和計算機等相關知識,設計研究路線及方案,建设水文模型、水文地質模型,進行計算機虛擬實驗,設計洪水預報、水資源評價與治理等問題的解決方案。 5.2掌握水文預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地下水數值模擬等水文水資源工程問題分析軟件的使用要领,並恰當的選擇使用和開發特定工程問題所需工具和軟件,利用其分析各種擬定工程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並理解其局限性。 12.2具有技術理解力、歸納和重現、凝練問題及提出問題的能力。 |
浇灌排水工程學 | 5.1掌握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專業主要現代儀器、模擬軟件和水文資料來源及獲取要领,能夠利用網絡查詢、檢索文獻及相關資料,並能理解其局限性。 6.2熟悉水文與水資源、水環境、相關的技術標准、行業規範、知識産權、産業政策和执法法規。 |
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 | 7.2了解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相關方針、政策和执法、法規。 7.4能針對實際水資源開發利用方案,評價其水資源利用效率,水汙染防治及水環境保護措施,判斷其對自然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發展、人類生産活動等多方面的影響。 11.2理解工程技術、治理與經濟效果之間的關系,掌握工程經濟的基本原理和經濟決策要领,具備多學科環境下進行工程經濟分析的基本能力。 |
專門水文地質 | 3.1能針對特定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複雜工程問題,進行目標設計和要领實現,並能驗證要领的正確性 4.1能夠利用文獻研究或相關要领以及實驗設備和儀器,正確測試、記錄和分析實驗數據,對地表水、地下水相關的複雜問題進行研究和實驗驗證並提出相關解決方案。 4.2能運用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和計算機等相關知識,設計研究路線及方案,建设水文模型、水文地質模型,進行計算機虛擬實驗,設計洪水預報、水資源評價與治理等問題的解決方案。 5.2掌握水文預報、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地下水數值模擬等水文水資源工程問題分析軟件的使用要领,並恰當的選擇使用和開發特定工程問題所需工具和軟件,利用其分析各種擬定工程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並理解其局限性。 12.2具有技術理解力、歸納和重現、凝練問題及提出問題的能力。 |
水資源評價 | 2.4能夠綜合工程原理、工程要领和文獻研究,對水文水資源系統複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進行分析和驗證,分析其影響因素並形成可靠的結論。 3.1能針對特定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複雜工程問題,進行目標設計和要领實現,並能驗證要领的正確性 4.2能運用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和計算機等相關知識,設計研究路線及方案,建设水文模型、水文地質模型,進行計算機虛擬實驗,設計洪水預報、水資源評價與治理等問題的解決方案。 6.2熟悉水文與水資源、水環境、相關的技術標准、行業規範、知識産權、産業政策和执法法規。 12.3能針對個人或職業發展的需求,接纳合適的要领,自助學習,適應發展 |
水務治理 | 6.3能理解和認識到自身在工程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應承擔的責任。 7.3能夠考慮社會、經濟、環境等因素,確定環境和水資源協調和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優化方案。 11.1理解並掌握工程治理原理和經濟決策要领,並能夠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1.2理解工程技術、治理與經濟效果之間的關系,掌握工程經濟的基本原理和經濟決策要领,具備多學科環境下進行工程經濟分析的基本能力。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4.4能夠對模型和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息争釋,並通過信息綜合获得合理有效的結論。 12.1理解技術環境的多樣化、技術應用發展和技術進步對于知識和能力的影響和要求,認識自主和終身學習的须要性。 12.3能針對個人或職業發展的需求,接纳合適的要领,自助學習,適應發展 |
畢業論文(設計) | 6.2熟悉水文與水資源、水環境、相關的技術標准、行業規範、知識産權、産業政策和执法法規。 10.2在撰寫報告過程中,正確體現差异學科和事情的作用和應處于的位置,能夠清晰、嚴謹、流暢地表達研究结果。 12.2具有技術理解力、歸納和重現、凝練問題及提出問題的能力。 12.3能針對個人或職業發展的需求,接纳合適的要领,自助學習,適應發展 |
測量學实习 | 6.1具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相关实习和社會實踐的经历,理解差异社会文化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运动的影响。 9.2能夠理解團隊中每個角色的含義及其對于整個團隊的意義,並在多學科配景下的團隊中完成自己承擔的角色和責任。 9.3能夠傾聽其他團隊成員的意見,相助共事並進行合理的決策。 9.4能組織、協調和指揮團隊成員開展事情。 |
地質實習 | 6.1具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相关实习和社會實踐的经历,理解差异社会文化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运动的影响。 9.1能主動與其他學科的成員共享信息、有效溝通和相助共事。 9.2能夠理解團隊中每個角色的含義及其對于整個團隊的意義,並在多學科配景下的團隊中完成自己承擔的角色和責任。 9.3能夠傾聽其他團隊成員的意見,相助共事並進行合理的決策。 9.4能組織、協調和指揮團隊成員開展事情。 |
水文氣象實習 | 6.1具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相关实习和社會實踐的经历,理解差异社会文化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运动的影响。 9.1能主動與其他學科的成員共享信息、有效溝通和相助共事。 9.2能夠理解團隊中每個角色的含義及其對于整個團隊的意義,並在多學科配景下的團隊中完成自己承擔的角色和責任。 9.3能夠傾聽其他團隊成員的意見,相助共事並進行合理的決策。 9.4能組織、協調和指揮團隊成員開展事情。 |
水文地質實習 | 6.1具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相关实习和社會實踐的经历,理解差异社会文化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运动的影响。 9.1能主動與其他學科的成員共享信息、有效溝通和相助共事。 9.2能夠理解團隊中每個角色的含義及其對于整個團隊的意義,並在多學科配景下的團隊中完成自己承擔的角色和責任。 9.3能夠傾聽其他團隊成員的意見,相助共事並進行合理的決策。 9.4能組織、協調和指揮團隊成員開展事情。 |
水利工程概論 | 6.3能理解和認識到自身在工程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應承擔的責任。 10.2在撰寫報告過程中,正確體現差异學科和事情的作用和應處于的位置,能夠清晰、嚴謹、流暢地表達研究结果。 10.3至少掌握一門外語,對水文水資源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國內外研究狀況有一定的了解,針對相關熱點問題、前沿領域能表達自己的觀點,開展跨文化的溝通和交流。 10.4能了解並針對當前水文水資源發展趨勢及熱點問題形成並表述自己的見解。 |
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 | 7.2了解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相關方針、政策和执法、法規。 7.3能夠考慮社會、經濟、環境等因素,確定環境和水資源協調和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優化方案。 7.4能針對實際水資源開發利用方案,評價其水資源利用效率,水汙染防治及水環境保護措施,判斷其對自然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發展、人類生産活動等多方面的影響。 11.3能夠將治理原理、經濟決策應用于水文水資源系統開發、方案優化等過程。 12.2具有技術理解力、歸納和重現、凝練問題及提出問題的能力。 |
思想道德修養與执法基礎 | 8.1.尊重生命、關愛他人、主張正義、誠實守信,具有人文知識、處事能力和思辨精神,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8.3理解工程倫理的焦点理念,理解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師的職業性質與責任,遵守職業道德規範,並能在實踐中自覺遵守。 8.4在工程實踐中能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和規範,具有执法意識。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8.2理解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了解國情,具有維護國家利益、推動民族複興和社會進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12.1理解技術環境的多樣化、技術應用發展和技術進步對于知識和能力的影響和要求,認識自主和終身學習的须要性。 |
體育 | 9.1能主動與其他學科的成員共享信息、有效溝通和相助共事。 9.2能夠理解團隊中每個角色的含義及其對于整個團隊的意義,並在多學科配景下的團隊中完成自己承擔的角色和責任。 9.3能夠傾聽其他團隊成員的意見,相助共事並進行合理的決策。 9.4能組織、協調和指揮團隊成員開展事情。 |
|
|
軍事理論與訓練 | 8.3理解工程倫理的焦点理念,理解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師的職業性質與責任,遵守職業道德規範,並能在實踐中自覺遵守。 9.2能夠理解團隊中每個角色的含義及其對于整個團隊的意義,並在多學科配景下的團隊中完成自己承擔的角色和責任。 9.4能組織、協調和指揮團隊成員開展事情。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8.2理解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了解國情,具有維護國家利益、推動民族複興和社會進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8.4在工程實踐中能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和規範,具有执法意識。 12.1理解技術環境的多樣化、技術應用發展和技術進步對于知識和能力的影響和要求,認識自主和終身學習的须要性。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概論 | 8.2理解社會主義焦点價值觀,了解國情,具有維護國家利益、推動民族複興和社會進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8.4在工程實踐中能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和規範,具有执法意識。 |
社會科學教育系列課程 | 8.1.尊重生命、關愛他人、主張正義、誠實守信,具有人文知識、處事能力和思辨精神,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8.3理解工程倫理的焦点理念,理解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師的職業性質與責任,遵守職業道德規範,並能在實踐中自覺遵守。 8.4在工程實踐中能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和規範,具有执法意識。 12.3能針對個人或職業發展的需求,接纳合適的要领,自助學習,適應發展 |
文化素質教育系列課程 | 8.1.尊重生命、關愛他人、主張正義、誠實守信,具有人文知識、處事能力和思辨精神,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8.3理解工程倫理的焦点理念,理解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師的職業性質與責任,遵守職業道德規範,並能在實踐中自覺遵守。 8.4在工程實踐中能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和規範,具有执法意識。 12.3能針對個人或職業發展的需求,接纳合適的要领,自助學習,適應發展 |
水文學原理课程设计 | 4.4能夠對模型和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息争釋,並通過信息綜合获得合理有效的結論。 10.1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能夠通過口頭或書面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針對複雜水文水資源系統問題,能向業界同行、社會公衆等撰寫可行性和技術報告,搭配恰當的圖表,發布陳述該報告,以及傾聽並回應公衆意見的能力。 10.2在撰寫報告過程中,正確體現差异學科和事情的作用和應處于的位置,能夠清晰、嚴謹、流暢地表達研究结果。 12.2具有技術理解力、歸納和重現、凝練問題及提出問題的能力。 |
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 | 8.1.尊重生命、關愛他人、主張正義、誠實守信,具有人文知識、處事能力和思辨精神,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8.3理解工程倫理的焦点理念,理解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師的職業性質與責任,遵守職業道德規範,並能在實踐中自覺遵守。 |
水環境保護课程设计 | 6.4能運用水文學、水文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和要领合理分析工程的可行性,能評價工程與社會、康健、宁静、执法以及文化間的相互影響。 7.1知曉、理解環境保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意義。 7.2了解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相關方針、政策和执法、法規。 7.3能夠考慮社會、經濟、環境等因素,確定環境和水資源協調和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優化方案。 10.1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能夠通過口頭或書面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針對複雜水文水資源系統問題,能向業界同行、社會公衆等撰寫可行性和技術報告,搭配恰當的圖表,發布陳述該報告,以及傾聽並回應公衆意見的能力。 |
水資源評價课程设计 | 3.1能針對特定水文、水資源和水環境複雜工程問題,進行目標設計和要领實現,並能驗證要领的正確性 6.2熟悉水文與水資源、水環境、相關的技術標准、行業規範、知識産權、産業政策和执法法規。 6.4能運用水文學、水文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和要领合理分析工程的可行性,能評價工程與社會、康健、宁静、执法以及文化間的相互影響。 7.3能夠考慮社會、經濟、環境等因素,確定環境和水資源協調和可持續開發利用的優化方案。 10.1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能夠通過口頭或書面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針對複雜水文水資源系統問題,能向業界同行、社會公衆等撰寫可行性和技術報告,搭配恰當的圖表,發布陳述該報告,以及傾聽並回應公衆意見的能力。 |
水文水利計算课程设计 | 6.3能理解和認識到自身在工程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應承擔的責任。 10.1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能夠通過口頭或書面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針對複雜水文水資源系統問題,能向業界同行、社會公衆等撰寫可行性和技術報告,搭配恰當的圖表,發布陳述該報告,以及傾聽並回應公衆意見的能力。 10.2在撰寫報告過程中,正確體現差异學科和事情的作用和應處于的位置,能夠清晰、嚴謹、流暢地表達研究结果。 11.3能夠將治理原理、經濟決策應用于水文水資源系統開發、方案優化等過程。 |
大學英語 | 10.3至少掌握一門外語,對水文水資源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國內外研究狀況有一定的了解,針對相關熱點問題、前沿領域能表達自己的觀點,開展跨文化的溝通和交流。 10.4能了解並針對當前水文水資源發展趨勢及熱點問題形成並表述自己的見解。 |
水利工程專業英語 | 10.3至少掌握一門外語,對水文水資源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國內外研究狀況有一定的了解,針對相關熱點問題、前沿領域能表達自己的觀點,開展跨文化的溝通和交流。 10.4能了解並針對當前水文水資源發展趨勢及熱點問題形成並表述自己的見解。 12.1理解技術環境的多樣化、技術應用發展和技術進步對于知識和能力的影響和要求,認識自主和終身學習的须要性。 |
工程項目治理 | 6.3能理解和認識到自身在工程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應承擔的責任。 6.4能運用水文學、水文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和要领合理分析工程的可行性,能評價工程與社會、康健、宁静、执法以及文化間的相互影響。 7.1知曉、理解環境保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意義。 11.1理解並掌握工程治理原理和經濟決策要领,並能夠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1.2理解工程技術、治理與經濟效果之間的關系,掌握工程經濟的基本原理和經濟決策要领,具備多學科環境下進行工程經濟分析的基本能力。 11.3能夠將治理原理、經濟決策應用于水文水資源系統開發、方案優化等過程。 |